跳到主要內容
:::
:::

數位專欄

ESG時代來臨,為何企業非轉型不可?
發佈日期 發佈日期 :2022-05-10 | 點閱率 點閱數:672 | 資料更新 資料更新:2022-05-10
許金隆

許金隆

許金隆目前是倍力資訊董事長,並擔任中華軟協理事兼 ESG 數位促進會會長,倍力資訊為Oracle, SAP, Quest & AppDynamics 等國際軟體大廠長期合作夥伴,倍力資訊研發產品『GCRS企業合併報表系統』在世界資訊科技與服務聯盟(WITSA)於2019年全球ICT傑出獎之競賽中勝出,榮獲數位創新獎項之獎勵。

多年來,來自聯合國對各國在氣候變遷改善的努力,已逐漸提升至明確嚴謹的公約規範,最早從《Our Common Future》,也稱為《布倫特蘭報告》開始,是聯合國於1987年10月的出版物,這份報告將環境與發展作為同一問題進行討論,並確立了環境問題在政治議程上的地位,聯合國於1992年5月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通過《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國際公約,第26屆COP26也於2021年11月舉辦,訂定合約,目標將全球升溫幅度控制在攝氏1.5度以內。

 

各國碳邊境稅的實施,對臺灣整體產業的發展也將產生大幅衝擊,歐盟執委會於2021年7月提出「2030年減碳55%包裹法案」,2023年1月開始實施,涵蓋進口產品項目包含:水泥、肥料、鋼鐵、鋁、電力等,進口商僅須申報其進口產品的碳排放量,但從2026年1月起,進口商須提出證明,在出口國已支付碳價且未享出口退費,以及該產品於歐盟享有免費排放額度,若無上述證明文件,進口商須向歐盟購買「CBAM憑證」,繳交進口產品碳排放量費用,美國、日本與韓國境內也有針對碳邊境稅的相關討論,甚至已提出具體提案。

 

我國金管會也於2020發布「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要求實收資本額達20億元之上市櫃公司,自 2023年起應編製並申報永續報告書,以配合政府達到2050淨零碳排政策,隨後更要求,全體上市櫃公司將分階段於2027年前完成溫室氣體盤查,從這一路的發展可以清楚看見,ESG 時代真的已經降臨。

 

ESG 對企業的衝擊

以目標來看,台灣所有上市櫃公司與以出口為導向的企業,都必須要在ESG永續發展的國際標準上立即進行規劃、執行與揭露成果,否則法遵無法合規,企業產品出口被徵收高額碳稅也將降低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或被排除在國際大廠供應商的行列,而失去廣大的商機,嚴重影響企業的獲利與永續營運的能力。


企業必須在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三方面的國際標準上,設定目標持續優化,但對大部分的企業來說,如何有效進行企業營運活動內碳盤查與揭露、如何順利通過第三方查證、如何正確進行符合GRI標準永續報告書的編製、如何配合供應鏈的碳中和目標進行減碳計畫….等都是必須快速學習的新課題與挑戰,在以上法遵與供應鏈ESG永續目標的優化執行過程中,企業肯定要支出比過去更高的營運成本來執行與承擔永續企業的責任,這些增加的成本一定會影響企業既有的EPS,對企業的經營有一定的衝擊,但身為地球的一份子與企業成長來自國家社會資源的滋養,企業對氣候變遷、永續社會發展應有積極的作為與貢獻。

 

ESG越受重視,出現越來越多的ESG 國際標準與評級機構,目前最常見的標準,通常是歐洲的GRI和美國的SASB,或專門針對氣候變遷議題的TCFD及CDP,各大ESG評鑑機構,也可能對同一間公司,給出差異極大的評分,企業面對這麼多ESG 標準、法遵及供應鏈的要求,還有ESG 評鑑對於投資人與資產管理機構導引投資方向的影響,如何清楚地規劃ESG的階段性目標與願景變成經營管理上非常重要的顯學。

 

該怎麼轉型?

ESG的執行是企業長期不斷優化的任務性工作,在環境友善議題上,企業從減碳計畫的擬定開始,應該需要數年甚或十年以上的積極改善作為才能達到完全淨零排放的目標,在這種長期持續優化的計畫上,我們經常會採用PDCA (Plan-Do-Check-Act) 循環式計畫管理的方法,不斷衡量實現的結果和目標的差距,以便進一步修正、確保如期完成。企業是否已進行資料數位化,對採用PDCA方法來做ESG目標達成可靠度的管控是非常重要的關鍵。

 

鴻海劉揚偉董事長說:『永續經營=EPS+ESG』,因為企業的永續經營除了ESG的推動外,穩定獲利EPS的支持更是重要,企業ESG的推動需要長期投入人力、物力與財力各項資源,而資源的運用與企業預算的安排及營運目標的達成有密切的關聯性,所以企業內財務會計部門的數位轉型是企業進行ESG計畫非常重要的基礎,審慎清楚的預算規劃,搭配執行力強的團隊分工進行,透過財務會計數位系統的支持以進行 P-D-C-A循環式計畫管理機制來管理與優化ESG計畫,才能讓企業ESG的計畫時程較容易掌控,不會危及企業商機與運行,另長期投入的企業資源也將容易管理與優化調整。

 

ESG三個層面的各項指標總計多達數十種以上,企業內執行各項指標的組織單位可能多達數十個,甚至超過上百、上千個,依企業集團規模大小而有差異,執行過程中ESG相關資料數據的計算、整理與合併是相當繁瑣複雜的工作,還要完成可被第三方查證的合規報告書內容,這些多元龐雜且長期性的工作若沒有透過數位系統的協助,諸如溫室氣體排放管理系統、能源管理系統、財務報告書自編系統、永續報告書編製系統….等,將耗費企業內很多必要的人力成本,但卻無法有效掌控ESG計畫的執行與達成預定的目標。

 

更前衛的觀念是,企業不只在既有的商務活動中執行ESG計畫,同時發展與ESG相關的新創商業模式,讓企業再多長出新的商品或者新的服務,在EPS上對投資大眾也能有更多的貢獻,可說是最聰明與快樂的ESG 執行者。

 

例如美國的Tesla公司在2021年第二季淨利突破10億美元,首度不靠碳權實現獲利,特斯拉賣「碳權」一年收入超過15億美元,再看台灣的企業,台灣水泥(後稱台泥),水泥可說是高污染與高耗能的行業,但台泥投入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 (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CCUS),將水泥製程中捕集的二氧化碳用來養殖微藻,搜集生成出來的蝦紅素,用來製作保養品販售,去年台泥投入高達222億元在包括綠能、儲能等綠色投資案,都是在ESG轉型上跨出更大的一步。

 

返回 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