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專欄


作者:呂學錦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榮譽教授
「淨零排放」(Net Zero)即溫室氣體排放量與所有抵消作為相抵後為零,於2050年達成,這是落實《巴黎氣候協定》所要求的具體目標,要將全球升溫控制於攝氏1.5度以內。
「零排放競賽」(Race to Zero)激勵國家城市企業積極參與,拿出具體計畫分階段達成淨零目標。
台灣也不落人後,今年422世界地球日,蔡英文總統已宣示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六都也宣示跟進。既然中央已經定下目標,行政院應盡速公布2050年淨零路徑規畫,六都也應該各自提出類似的路徑規畫和分析。
面對全球競爭,企業也勇敢迎接壓力和挑戰。由台達電、台積電、友達、台灣微軟、光寶、宏碁、和碩、華碩八大公司所組成的「台灣氣候聯盟」,於11月6日在英國氣候峰會舉行「資通訊產業氣候行動」記者會,將台灣資通訊產業因應氣候變遷的決心與行動向國際公告。
大家都知道,潔淨能源的聖杯是核融合。它是地球暖化問題的解方。談到核融合,你我印象深刻的恐怕是它老是需要再等30年的冷笑話!然而,結合台灣團隊和美國矽谷團隊,聚界(Alpha Ring)經過幾年嘗試創新核融合技術,最近有突破性發展,令人拍案叫絕!
「聚界桌上型核融合反應器是世界第一個達成增益比(輸出能量與輸入能量的效率比,即Q值)大於一的核融合反應器。這個反應器雛形大小約20立方公分,就像電子鍋的桌上型反應爐,造價便宜,這是令人振奮的偉大突破!」
「希望2022年進一步優化反應器的表現,達到Q大於3且24小時連續輸出KW(千瓦)電力,甚至MW(百萬瓦)電力。透過合作夥伴共同努力,或許3至5年內就有商用產品問世。」一旦驗證成功,這就是小太陽;零碳排並且穩定的潔淨能源。
利用小太陽產生的能量發電,成為微電網電力來源,供電給企業或家庭,我國朝向淨零排放的腳步將邁出一大步。大量產製桌上型或小型核融合發電系統,以及分散式微電網普遍建置需要健全的生態系統,值得共同努力。
本文同步刊載於財訊雙週刊第64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