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財訊專欄

企業變革需要領導還是管理?
發佈日期 發佈日期 :2021-12-23 | 點閱率 點閱數:663 | 資料更新 資料更新:2022-03-01
沈柏延

作者:沈柏延

中華軟協 理事長

數位轉型是當前企業變革最重要的議題,領導者在轉型中所扮演的角色就格外重要。數位轉型過程中,不僅需推動創新模式,也需要規畫創新模式與現有組織的融合,例如目標設立、激勵制度、資源排序、共識形成。常見的情形是內部既有模式優先獲得資源,創新模式獲得的資源較少,或是組織成員不願投入創新,仍堅持採用既有商業模式。

 

此時,企業的領導人應該怎麼做?透過設計新的獎勵機制鼓勵員工採用創新模式?或透過組織調整讓創新模式的流程更順暢?如何選任合適主管擔任創新職務?這些都是重要的管理手法,但在變革之中首要之務應該如何?

變革大師John Kotter曾說過,「企業取得成功的方法75%靠領導,其餘25%靠管理,而不能反過來。」特別是在環境變化莫測的現在,透過管理制度來領導企業變革會因為流程與KPI僵固性而沒有改變。可以想像當企業要進行變革(如:數位轉型),組織中必定有成員非常期待,也必定有成員觀望等待。此時,企業若僅用管理制度展開變革,則無法快速形成組織共識,而讓期待的成員轉向觀望甚至無感。

 

所以,在變革與轉型下,最優先的是領導,只有透過領導才能快速地發生改變,找到關鍵議題並形成共識,讓組織成員願意嘗試改變。Anna Singh與Thomas Hess兩位數位轉型的大師就曾指出,數位轉型的領導人應該具備3種角色,分別是創業家、數位傳道者與協調者。創業家會積極探索數位技術、建立數位轉型策略,並透過創新數位科技的運用幫助企業創新及創造商機。數位傳道者則會傳播與溝通企業的數位轉型策略並說服員工齊心協力,使組織成員對數位轉型充滿熱情。協調者則需要協調不同團隊的合作,有效整合各自為政的組織。

 

領導在數位轉型過程中具有優先的重要性,但不代表管理不重要。相反的,當企業的變革與轉型進行到一個階段,為了確保轉型成果能保持下去,管理制度就應該要導入進行。正如John Kotter所說領導與管理是企業成功的2元因子,缺一不可,但在變革初期,領導的比重應更甚於管理。

本文同步刊載於財訊雙週刊第649期

返回 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