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財訊專欄

俄烏戰爭 烏克蘭的作為 值得台灣借鏡
發佈日期 發佈日期 :2022-05-25 | 點閱率 點閱數:866 | 資料更新 資料更新:2022-05-26
李德財

作者:李德財

中央研究院 院士

俄羅斯於二月廿四日宣稱因應「烏東獨立派」請求,派兵入侵烏克蘭。中國為貫徹威權統治制訂《港版國安法》,借國安之名,出動武警侵犯香港民主人權,終結香港一國兩制。這兩個事件,凸顯毗鄰的獨裁威權大國利用武力改變了現狀,影響區域安全,製造國際社會不安。而在鎮壓或派兵皆以維護國家安全為由,顯然中俄兩國都知道要「出師有名」,普丁堅稱是俄國的「特殊軍事行動」,否認入侵。習近平則以維持社會穩定,鎮壓維護民主自由的香港民眾,公然撕毀「中英聯合聲明」。烏克蘭戰爭發生前,中共就不時地派出軍機騷擾台灣西南航空區域,派遣軍艦航行台海、南海等海域宣示中國主權,倡議一帶一路經貿發展,擴張國際影響力的意圖甚為明顯。讓西方民主國家因「烏克蘭」事件覺醒,不約而同聯想到「台灣」的處境,印太區域安全,而有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的說法。

 

烏克蘭戰爭帶來世局巨大的變化,以中俄為首的威權統治陣營,以及英美為首的民主自由陣營已儼然形成。長年保持中立的瑞士加入民主陣營譴責俄羅斯入侵,瑞典、芬蘭更表態正式申請加入北約組織,西方世界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能源禁運等措施,導致世界各國重新思考糧食、原物料等的供應鏈安全。

 

烏克蘭毗鄰強權大國俄羅斯,以及北約盟國,其動向偏斜任何一方,均為對方陣營所忌憚。如何扮演雙方橋樑的角色,避免成為任一方的前頭堡,取決於領導者的智慧,而導致這場俄烏戰爭的啟示,值得台灣借鏡。

 

烏克蘭在國民的國防教育上,令人刮目相看。烏國百姓不分男女為了保家衛國,投筆從戎,甚至有不少旅居海外的烏克蘭人放棄他們安逸的生活,毅然返鄉從軍;多位烏國體壇、影藝界明星,以及俄國的芭蕾舞星、體操國手,明知會損及個人利益甚至安危,仍勇敢地挺身而出,公開譴責侵犯人權,戕害民主自由的侵略行為,更是令人敬佩!烏國人民不畏戰的勇氣,讓北約盟國感同身受,越加團結,並提供軍事與經濟援助,培訓烏軍運用各種先進武器,包括反坦克榴彈砲、地對空飛彈,無人機等,烏軍抵抗俄國入侵越戰越勇,讓俄羅斯原本計畫以閃電式攻擊,奪取首都基輔,斬首澤倫斯基總統,烏國去軍事化的目標徹底破滅,導致俄羅斯陷入「戰爭停滯」的泥淖,大大削弱了俄國的軍事與經濟力量!

 

烏國在資訊科技的運用上,善用社交平台及國際媒體,公開戰爭資訊,宣傳烏軍英勇事蹟與戰功,百姓遭受砲彈濫炸、坦克攻擊蹂躪,流離失所、顛沛逃難的景象,激起民眾愛國情操並獲得國際聲援。總統澤倫斯基更是扮演穩定民心重要的角色,不斷地透過電視頻道,不止號召國民捍衛國家領土與主權,更是透過視訊與國際領袖會談、國會演說進行戰爭外交,呼籲西方世界對俄國實施制裁、提供烏軍必要的軍事援助。在戰場上的戰情監聽、情報蒐集與通報、電磁波干擾、無人機,衛星通訊技術之運用,更凸顯不對稱作戰致勝的關鍵。

 

台灣毗鄰台海之隔的威權中國,位居第一島鏈極為關鍵的中樞戰略地位,長期受到中國的文攻武嚇,去年四月英國《經濟學人》更指出台灣是全球最危險的地方,美國前印太司令戴維森、國防部長奧斯汀、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也對中共犯台表示憂心。俄烏戰爭給台灣的啟示,除了持續強化自我防衛的軍事能量,建立不對稱戰爭的策略與信念外,還應要深化百姓國防教育,建立自助而後人助、同舟一命的心防;而台灣社會的結構特殊及國民性,更需要加強媒體素養教育,分辨假訊息、不亂轉傳,以應對中共之輿論戰與認知戰;完備遭遇空襲之緊急應變措施及避難場所的規劃,甚至定期的避難演習,儘早修訂國家安全相關法規,善用科技對不實訊息的溯源,掌握在地協力者、間諜組織的行蹤與運作模式,超前部署為國家與國防安全把關!

本文同步刊載於財訊雙週刊第660期

返回 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