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專欄

.jpg)
作者:沈柏延
中華軟協 理事長
台灣如何利用創新資訊科技特性,厚植數位經濟力量驅動各產業提升競爭力,支持產業發展進而成為數位強國,值得思考。
軟體產業產生的服務價值巨大,例如在製造、服務、交通、醫療、知識及文化教育娛樂等各產業應用中,以軟體技術整合領域專業(domain)、流程智慧成為數位化的應用管理系統隨處可見。組織導入數位化管理,不但提高生產力,支撐規模化運作能力,降低人力需求、克服生產要素價格上漲的壓力,更可以提高企業競爭力來創造更高的經濟價值。
目前國內國產軟體產品與服務價值嚴重被低估,資服業廠商規模偏小(營收超過百億元只有一家),政府部門數位預算比起先進及北歐等國家偏低,其中軟體與服務比率更低,主因是政府對數位經濟發展未有明確主動式計畫及長期預算投入,且政府《採購法》對變化快速的數位與軟體工程案採購未能與時俱進調整,導致有許多不盡理想之處。
中華軟協今年9月提出第2版白皮書建言,列舉5項戰略目標:
-
建立數位強國
-
促進數位平權
-
加速數位轉型
-
強化資安防護
-
兆元數位服務
在各戰略目標下提出5項重要策略議題。在這5大戰略目標的基礎上,政府更需要建構產業環境的沃土,作法包括擴大市場規模、法令優化、鼓勵技術發展、培養科技人才、建立創新環境等,並結合民間資服產業持續推動完成。
行政院智慧國家推動小組規畫數位基盤、數位治理、數位包容、數位創新等方案計畫;數位發展部則以推動數位政策的創新與變革,整合電信、資訊、資安、網路與傳播5大領域,以確保國家資通安全、促進跨域數位轉型、提升全民數位韌性。
台灣在政治與經濟的議題充滿挑戰,再加上疫情、匯率的影響,以軟體為核心的科技創新,是無汙染且提高各產業產值的驅動力量,政府若能夠登高一呼,提出至少5年的「數位經濟建設」計畫,統合預算與資源,則能結合產業達成目標。
衷心期盼,台灣以厚植數位經濟的實力,讓各行各業因數位轉型而更強大,使台灣在下一個10年成為數位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