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財訊專欄

謀事在人才,成事也在人才
發佈日期 發佈日期 :2022-12-07 | 點閱率 點閱數:475 | 資料更新 資料更新:2022-12-08
沈柏延

作者:沈柏延

中華軟協 理事長

自數位轉型浪潮與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全球數位經濟大幅成長,諸如半導體、金融、軟體、電腦製造、資訊服務等產業,都對資訊人才有大量的需求,如2022年第1季,美國企業便釋出110萬個資訊相關職缺,相較去年同期增加43%。根據104人力銀行調查,資訊軟體與半導體相關產業在今年人才需求供給比達1:3.6,也就是1位求職者平均有3.6個工作可以選擇,顯見台灣資訊人才已經嚴重供需失衡。造成當前資訊人才欠缺原因,除了數位經濟快速發展外,還有以下兩個原因:

 

第1,少子化。根據統計,台灣過去10年因「少子化」現象,大專院校理工科學生人數大減,科學、技術、工程及數學學生人數減少幅度達22%。少子化趨勢未見減緩,未來10年只會更嚴重。

 

第2,人才外流。由於國際人才流動的趨勢興起,近年台灣有愈來愈多優秀的大學畢業生與高中畢業生出國就學,畢業後因為海外的薪資環境更好,而選擇在當地就業。

 

面對少子化與人才外流兩大難題,政府與企業應該要如何調整因應?以下提出建議提供參考:

 

第1,積極吸引外國人才。台灣需要更積極吸引更多外籍生來台就讀大學,許多留學生都希望能留在台灣工作,若能透過更具彈性的職業移民制度,讓國際留學生可以留在台灣,勢必可以減少人才的缺口。此外,政府若能建立吸引關鍵人才獎勵制度,則有利企業吸引國際資訊人才。

 

第2,產學合作。企業與大學都需要主動透過產學合作建立技術互補並培養資訊人才,也可以透過產學合作規畫人才培訓專班,加速補足人才,如台達電與台大合作開班培訓資訊人才,以彌補其目前的人才缺口。

 

第3,獎勵培訓。軟體技術應逐步建立證照制度,如此企業投入訓練與員工提升能力皆有明顯的目標,更可以吸引機構協力投入形成供應鏈。

 

台灣資訊人才不足問題牽涉到經濟部、教育部、勞動部及僑委會權責,亟待行政院整合各部會積極解決。

本文同步刊載於財訊雙週刊第674期
返回 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