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數位專欄

中小企業ESG霧煞煞、靠假資料應付?產業指引怎麼救?
發佈日期 發佈日期 :2022-10-25 | 點閱率 點閱數:830 | 資料更新 資料更新:2022-10-25
楊仁達

楊仁達

楊仁達為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副執行長,自2020年起擔任中華軟協第15屆理事,同時也擔任開放軟體產業生態系(Open SEA)聯盟會長。楊副執行長專長領域包含:物件導向技術、元件式軟體技術、軟體工程技術、知識管理技術等。
秉持著「數位轉型,開放共創」的精神,Open SEA希望能促成資訊軟體產業的開放生態發展,推動資訊軟體系統應用與產業數位轉型結合,成為台灣產業中的星群亮點。

全球永續浪潮來襲,ESG是企業數位轉型重要推力

在全球永續浪潮下,ESG轉型已是企業必須要面對的議題的問題,若不轉型則可能在這場競賽中面臨淘汰,主要來自兩方面的要求:


1. 台灣監理機關的法遵要求:近期台灣主管機關陸續推出公司治理3.0、綠色金融2.0等永續政策及法令,積極鼓勵企業進行永續發展並邁向淨零碳排,針對上市上櫃公司,金管會證期局發佈「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台灣證券交易所也發佈「上市櫃公司編製與申報永續報告書作業辦法」,都明訂公司溫室氣體盤查資訊揭露時程、揭露內容、與申報內容錯誤之法律效果,以上相關規定都迫使企業必須正視ESG議題。


2. 國際大廠對其供應鏈的規範:由於歐盟於2021年提出「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2023年起全面實施碳邊境調節稅。台灣位居全世界電子關鍵零組件的重要供應鏈,國際大廠如蘋果公司、Dell戴爾電腦、HP惠普等品牌廠,都開始承諾ESG低碳轉型的目標,並要求其供應商揭露碳排放量等資料。

 

因此ESG已成為台灣企業數位轉型的重要推力,如何引導企業ESG轉型將是維持台灣產業在國際上競爭力的重要關鍵議題。在產業進行ESG轉型的過程,數位科技是必要的手段,必須結合台灣資服業者能量,協助台灣產業邁永續發展。

 

企業ESG資料揭露品質備受考驗,存在資料信任風險

企業在邁向淨零轉型的過程中,必先碳盤查工作開始,透過數據蒐集、分析及監測,來了解組織碳排狀況,進行制定減碳策略。據民調機構 Harris Poll調查,全球有 58% 以ESG為號召的公司高階主管,承認他們的公司在「漂綠(Greenwashing)」,例如過往在汽車產業的「柴油門」事件中,曾發生透過軟體與硬體來操作排放資料,藉以符合監管規範的案例。

 

同樣的,在ESG的碳排資料,各企業產出的資料品質不一,傳統多靠人力收集的數據,更無法確認在產生與傳遞的過程有無被竄改。同時,在缺乏資料信賴與交換機制的保護下,企業ESG資料的揭露將存在「資料信任」的風險。因此,若ESG數據不能提供透明且可信任,則資料信任恐成為推動淨零轉型的絆腳石。企業在推動ESG轉型的過程中,也需重視資料信任所帶來的風險。

 

台灣中小企業數位轉型在即,在ESG淨零數位轉型遭遇困難

國發會於今年3月發佈2050淨零排放路徑,除首當其衝之大型企業外,還有19萬家中小企業也即將面臨挑戰與考驗。面對這些突如其來的挑戰,許多企業都措手不及,更別說快速應對並展開策略,中小企業在數位能力與資源相對不足的狀況下更是困難重重:

 

  1. 缺乏碳盤查數位工具與人才:許多中小企業基礎設施的數位化程度不足,難以蒐集現場資訊,甚至沒有足夠經費可以建置ERP系統以及MES系統,欠缺合適的碳盤查工具,許多資訊或許仍需依靠廠區人工盤查。公司內也缺乏碳盤查相關的人才,欠缺碳盤查的相關知識以及經驗。
  2. 缺乏系統化的碳盤查資料收集:傳統的碳盤查資料收集,仰賴外部顧問專家分析排放源並收集資料,這些資料在品質、收集方式與保存格式僅符合組織內標準查證使用,不一定能符合供應鏈與客戶要求。
  3. 供應鏈資料不透明:企業完整的碳排資料,除了本身的直接碳排和外購能源外,尚需要與上下游供應商的間接碳排資料進行整合。然而,企業間並沒有可信賴的資料驗證和交換機制,使得間接碳排的估算準確度不足。
  4. 各產業供應鏈永續標準不一:許多中小企業面對大廠客戶的要求不一,沒有可以遵循的標準,而中小企業在資源不足的狀況下,難以因應大廠的永續要求。

提供產業指引,打造ESG數位信任雲,協助中小企業淨零轉型

針對中小企業目前在淨零轉型面臨的困難,期望與產業各界一起解決問題,可以從產業公協會大廠的需求著手,制定出符合標準的ESG產業指引,讓供應鏈的中小企業有一致的可遵從的標準,另一方面集結資服業者的服務能量共同開發適合於不同產業使用的ESG軟體工具,藉此加速產業ESG轉型。建議資服業者與產、官、學、研、法人共同規劃ESG數位信任生態,從以下面向去強化產業ESG轉型的能力,以協助中小企業邁向ESG淨零轉型:

  • 提供ESG產業服務指引:結合政府法遵要求以及產業公協會大廠的規範共同制定出產業的ESG需求規格指引,讓碳排數據成為企業可利用的資產,幫助中小企業提升ESG治理能力。
  • 集結ESG服務能量:匯集國內具備ESG服務能量的雲端服務廠商上架,協助有需求的企業挑選合適的雲端服務。藉由優質且安全的雲端服務協助中小企業數位轉型,解決ESG轉型困難。
  • 訂定ESG資料評量指標:針對已導入ESG服務的企業,根據其ESG執行程度進行評比,協助企業了解自身對ESG轉型的成熟度。舉例來說,可以分為1)入門企業:組織內剛開始做ESG內部準備與分析的公司。2)初階企業:有ESG意識,明白自己的ESG目標,公司流程與資料已接受相關ISO機構驗證。3)進階企業:具有ESG完整規劃,公司流程與資料已接受第三方單位驗證。
  • 建立資料信任服務:建立ESG資料供給與需求方之間的資料信任的服務,確保公司內部資料處理流程合乎法規與需求規範,讓資料在被需要使用(如:驗證、稽核)時,保有完整可追溯並提升其價值,確保企業提出證明時的真實性與完整性。
  • 加強ESG顧問服務:需多企業在導入碳盤查系統時需要顧問的協助,因此在針對中小企業ESG雲端系統導入時提供相關諮詢服務,可減少中小企業因導入系統而發生的管理與維運問題。

ESG產業服務指引是產業供需雙方的橋樑

台灣為出口導向國家,面對產品出口時,供應鏈客戶或各國法規要求,提供碳排資料勢必是我國業者無法迴避的問題。而企業如何提出或取得合規、可信賴的碳排數據,將是我國未來綠色競爭力的關鍵議題,台灣產業在進行這波ESG數位轉型的過程,應建立各別產業的ESG產業服務指引,串連資服業者的服務能量,幫助中小企業迎向ESG挑戰。

返回 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