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數位專欄

資安長的數位羅盤 資安防護矩陣(CDM)
發佈日期 發佈日期 :2023-07-21 | 點閱率 點閱數:199 | 資料更新 資料更新:2023-07-21
吳明蔚

吳明蔚

吳明蔚(Benson)博士是奧義智慧科技的共同創辦人,與邱銘彰和叢培侃打造頂尖的 AI 資安自動化技術,守護台日兩國逾 500 家企業客戶,讓企業在數位轉型過程也達成資安韌性。Benson 同時是數位部資安署的資安稽核委員、東吳大學法律系的兼任助理教授,以及自2023年當選中華軟協第16屆理事,並擔任資安韌性促進會會長。Benson在 2020 年獲頒資訊月傑出資訊人才獎。

拜地緣衝突所賜,台灣有一種特殊的天然資源是綿綿不絕的駭客攻擊,公、私部門久病成良醫之外,資通安全管理法也在 2019 年頒布,由政府機關與關鍵基礎設施率先強化資安,亦逐年滾動強化應辦事項,並鼓勵機關勇於通報,加快應變取代隱匿不報。

 

其中,資安長應由機關之副首長兼任(無副首長者由首長指派),負責推動及監督機關內資通安全相關事務。在私人企業的部分,金管會針對上市櫃公司,分階段要求配置資訊安全人力資源,其中第一級公司115家已於111年底完成設置資安長、資安專責主管及人員;第二級公司1,387家預計於112年底前完成設置資安專責主管及人員。

 

Gartner最新的資安從業人員調查報告顯示,有一半的資安人員會在2年內離職,這些人當中更有25%不願再從事資安工作!這些數據顯示資安行業是高人才耗損的工作,高壓、過勞、黑鍋、士氣低迷等「職業傷害」是資安工作的常態,導致資安人才稀缺,工作更吃重做不完,加劇既有團隊的耗損,當資安長不論是空降或拔擢,手下無可用之兵,手上無可用之器,則資安長遲早也淪為砲灰長。

 

產業資安轉型,莫讓資安長成為砲灰

華爾街日報在2023年針對美國上市企業所揭露的年報進行研究,統計發現有高達76%的董事會至少有1位董事會成員是具備資安專業,這表示資安不再只是電腦中毒就重灌,不再僅是技術問題,而是關乎企業營運、企業韌性,成為董事會的新課題。台灣的上市櫃企業在這方面的公司治理與資訊揭露正在急起直追,一方面符合法遵,另一方面也積極對標國際上的同行,效法領導者的資安韌性作為。

 

駭客威脅日新月異,市面上的資安工具玲郎滿目,資安長在溝通與打造企業的資安韌性時,選擇適當的方法論有助於資安長向上對執行長或董事會溝通,向下對資安團隊與廠商解決方案作適當部署。筆者倡議資安長這個高度應採用由前美國銀行首席科學家Sounil Yu 所提出的Cyber Defense Matrix (CDM;資安防護矩陣),國內亦有許多企業的資安長在採用此方法論進行資安韌性的布陣,甚至以此在董事會進行有效的資安溝通。

 

CDM基本上是一個5 x 5共25個守備區塊所組成的資安防護矩陣,其中一軸是企業應守備的5種資產,包括裝置(Device)、程式(Application)、網路(Network)、資料(Data)與用戶(User),而另一軸是企業可採用的5種手段,包括識別(Identify)、保護(Protect)、偵測(Detect)、應變(Respond)與復原(Recover)。

 

數位與資安都韌性 台灣才更有力

這意謂著駭客不論從哪一種資產找到企業的可能資安破口,要成功打趴採取CDM布陣的企業,至少得連續過五關(打穿5種守備手段),讓駭客困難重重,絕非吃軟柿。資安長手拿CDM羅盤,在面對市面上的資安工具縱使有成千上萬種,關鍵字千奇百怪,也能亂中有序地把每一個解決方案定位聚焦到CDM羅盤,到底這個資安產品最適合用在哪一個守備區塊,既不應該是廠商所誇口的一夫當關,也不應該是錯置地拿防毒對付內賊(應拿帳號權限盤點工具),或拿重灌對付資料外洩(應拿數位鑑識工具)。

 

中華軟協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是讓資安產業與產業資安共創雙贏,由資安韌性促進會盤點資安產業的守備能量,結合資安長聯誼會對焦產業資安的守備現況,促進同業交流布陣與量測的經驗分享,完備台灣資安防護矩陣的成熟度與最佳實務,讓各行各業在高度數位轉型,擁抱世界之際,更有信心和能力具備資安韌性。企業好韌性,台灣才會更有力。

 

(本篇文章轉載於財訊專欄)

返回 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