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數位專欄

供應鏈短缺衝擊台廠,想做到「負責任採購」讓區塊鏈幫你一把
發佈日期 發佈日期 :2022-09-01 | 點閱率 點閱數:1185 | 資料更新 資料更新:2022-09-01
莊士逸

莊士逸

莊士逸為台灣國際商業機器股份有限公司(IBM)技術長,同時擔任中華軟協區塊鏈產業應用促進會會長。
中華軟協區塊鏈產業應用促進會成立4年多以來持續促進會員兼定期的會議交流與合作,並透過每年辦理區塊鏈相關論壇推廣予各界先進,一起讓區塊鏈應用技術能在各產業落地應用,促成商機。

這兩年受疫情及供應鏈短缺的國際局勢雙重影響,加上永續及ESG議題發酵,台灣從半導體及電子產品設計生產及出口導向為主的產業發展聚落型態,讓各大企業開始積極正視供應鏈風險以及永續發展供應鏈負責任採購(Responsible Sourcing)的重要性。

 

何謂負責任採購?意思是採購產品或服務時,供應商的產品服務是來自於非衝突地區,並且在供應鏈的每一個環節,都符合人權、勞工福利、環境影響和商業道德的適當標準,以確保整個供應鏈都採取負責任的生產和採購程序。

 

從表面解讀負責任採購,似乎是偏向外顯的「企業社會責任」相關規範,然而深入了解實質影響,確實會導致製造業供應鏈的重構,以及成本衝擊等影響,千萬不可小覷。

 

區塊鏈管理實例:電池供應鏈的鈷礦交易

舉個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例子,現代人的生活從各式各樣的消費性電子產品到日益普及的電動車,各式各樣的鋰電池讓我們的生活更便利,鋰電池的需求量每年約以19%的成長率,預估在五年後年需求量會達到既有的兩倍,而電池的需求帶動上游原料稀有金屬的市場需求,預估到2027年,如鈷、鎳、鋰、銅等原料,將超過520億美元。

 

而在鋰電池的生產過程中,「鈷」是非常重要的電池生產原料之一,全球鈷礦有超過60%是在非洲的剛果開採生產,45%來自於大型開採集團,然而有15%的開採,是來自於使用大量人力及童工的小型開採公司,惡劣的礦區環境及粉塵不僅不符合勞動生產環境標準,更讓不肖業者利用廉價不道德的開採方式賺取暴利。

 

在永續發展及社會正義的驅動力下,許多公司開始倡議解決方法,應該從供應鏈原料採購開始著手,以溯源確保取得的原材料來源,是合法合乎道德開採的礦石原料,並利用科技技術來解決既有的困難及難題。

 

RCS Global Group就是積極投入永續責任採購領域的一個知名案例,透過基於區塊鏈技術建構RSBN(Responsible Sourcing Blockchain Network),提供礦石原料採購以透明、可信任並安全的模式進行鈷礦的採購交易。

 

在RSBN實際參與的廠商,在供應鏈的分工主要如下: RCS Global Group會先認證在鈷礦產區的生產符合道德生產,鈷礦原料會經由航運送往南韓的LG Chem進行電池生產,在南韓完工的鋰電池再透過航運送往美國的Ford汽車製造產線生產電動車。

 

所有參與方都可以即時在RSBN平台檢視即時透明的資訊。RSBN的負責任採購框架模式也是完全呼應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近年來積極推動的負責任供應鏈五步框架、以及負責任礦石倡議Responsible Minerals Initiatives(RMI)。

 

區塊鏈可以幫上哪些忙?

區塊鏈在負責任採購的平台上提供了價值的應用場域,包含:

  1. 不可改變的稽核軌跡: 從原料礦產開採生產、運送,到製造廠商的每一個步驟流程均符合道德生產
  2. 安全而且防竄改的溯源資訊以及責任生產履歷證明
  3. 在保護機密及競爭資訊下提供事實證明給交易雙方
  4. 分散式管理以確保沒有任何參與方可損毀資訊, 提高信任度
  5. 以數位化交易透過智能合約取代傳統書面流程,大幅降低交易成本
  6. 可擴展式架構提供彈性可容納新成員加入或是拓展未來新商業模式

負責任供應鏈是台灣所有製造生產的企業必須正視的議題,更是長期企業永續發展競爭力的來源,台灣具有許多關鍵零組件生產的聚落,更必須積極主動整合由生產端到消費者的價值鏈以建構完整的護城河。同時,企業也必須善用新科技例如區塊鏈及雲端科技等以加速數位轉型並確保長期競爭優勢。

返回 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