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數位專欄

智慧製造兩大挑戰:轉型與傳承,怎麼在混亂中保持韌性?
發佈日期 發佈日期 :2022-12-07 | 點閱率 點閱數:629 | 資料更新 資料更新:2022-12-07
歐俋伶

歐俋伶

歐俋伶為智炬科技總經理,並於2023年當選中華軟協第16屆理事並兼任智慧製造促進會會長。製造業輔導及產品發展超過20年,近十年專注智慧製造,建構智慧工廠,[數位轉型 台灣最行]直播45集,數轉藍圖整體規劃階段實施,由經營議題找出關鍵管理能力,從資訊底層掌控資料,數據分析協助決策,穩固核心價值,邁向數位企業。

四十年前,台灣經歷經濟起飛時期,目前多數大型企業都是在那前後創設的,四十年後,台灣經濟面臨科技與地緣政治劇變下的多重機會與威脅,同時也驅動企業正視轉型與傳承兩件事。

 

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具備「由外而內」、「由內而外」兩大思考方向:

  1. 由外而內:當環境變了、客戶變了,企業必須適應這些變化。在這個環節面臨的挑戰,就是數位轉型和零碳轉型等大環境帶來的新趨勢

  2. 由內而外:根據企業長期經營的企圖心,檢視企業本身的體質跟經營,無論環境與顧客怎麼變,企業都需要超越任何一個自然人經歷與壽命的角度,進行世代交替長線布局,在這個脈絡上,企業所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企業傳承

 

挑戰一:供應鏈成本管控與製造流程改善

 

2020疫情造成供應鏈大亂,包括市場需求預估、庫存管理,或是因為搶貨櫃的現象發生,而對於運輸時間的掌控等環節,都出現問題。在這樣多變的環境中,仍有許多企業沒有運用合理的數位方法來計算所需要準備的庫存,而循往例透過採購人員根據所謂的安全庫存量進行備料,導致高庫存造成爆倉,甚至引起現金流的資金壓力,危及營運。

 

在製造業管理過程中,大致可區分三大類交易成本:

三大類交易成本

 

如果企業建置了數位工具,採行數位採購模式,系統可依據顧客需求量變化,來產生各項重要物料採購需求,預先判斷重要物料的前置準備、運輸時間等數據,再加上人力的經驗與智慧,判斷保持運輸量或安心量或斷料後的取替代料,讓資訊系統可以根據這些邏輯,動態產生各重要物料的採購點、採購量、分批交貨等建議,有利於改善採購決策,避免盲目採購,降低庫存成本及資金積壓。

 

除了成本之外,在韌性製造方面,則需要思考四類的數位應用方向:

數位應用方向

 

挑戰二:企業傳承與創新

 

經營者開始思考「百年企業」的今日,要強調以看「長」的文化為基底,在放大拉長的時間格局中,隨著環境的變化,企業環繞著事與人,得不斷追求再合理化,久而久之自然可期待企業韌性的打造與動能的積累。

 

最重要的根本,是保持第一代不斷創新創業的精神與血液,立志讓自己成為另外一個「新一代」,建立動態能力,並在短期內穩固核心價值,讓顧客在市場中不找別人,只找你。

 

長期而言,這考驗著組織內部文化,策略調適能力,如果沒有堅定願景與使命,容易形成口號或者空忙,所以一定要清楚「為誰而戰?」、「為何而戰?」,隨時關照動態全局的戰略,選擇最適當的戰術,才是真的韌性。

 

在轉型過程中,也需要嘗試導引整個組織在重新想像,理解客戶甚至是客戶背後顧客前提下,進行行銷、供應鏈、採購、生產、人力資源等環節。

 

例如在人力技術的新舊融合中,其中一個新趨勢是反向師徒計畫,由數位新世代的年輕員工教導資深領導者理解數位技術的應用,藉由這些過去難以想像的作法,領導階層也必須宣示要跟著總體環境變化而全面轉型的決心。

 

結合上述現代數位化技術與工具的應用,在各項策略上,確實能藉由數據科技提升效率,達到戰役層次,但若論及整個戰爭的成敗,關鍵仍如前所述,戰役與戰役間能邏輯連貫地長期經營角度完整串接,並有所累積。

 

效能是成功的基礎,效率則關係到成功的維持,總結而言,完成以下三件是,才能構成成功的轉型:

  1. 經營者:面對瞬變,能夠預測、準備、應對、適應的一種能力,避免冰山一角的觀點,系統化綜觀全局。
  2. 組織:當突發的危機出現,能順利挺過風雨、持續成長的力量
  3. 學習型文化:不論對社群、組織、個人都是能有效回應高度不確定的特質,讓企業擁有韌性及能耐能夠永續經營。
返回 最上方